經濟部長尹啟銘昨(18)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除了油、電、水等公用事業不宜開放陸資投資,其餘包括台糖、台船等產業面的國營事業,應可循序漸進開放陸資投資,他已指示國營會展開研究。
尹啟銘在專訪中說,油、水、電等具獨占、壟斷或影響國家安全的國營事業項目,不宜開放陸資投資,但屬一般產業的部分,例如台船、台糖等,應可循序漸進開放陸資投資。
他說,屬於一般產業的部分,應用產業的標準來看,可較單純「就產業論產業」,不必劃地自限;尤其是在海外市場,兩岸產業具有攜手搶攻國際市場的合作空間。
他舉例,中油如果未來與陸資一起在海外探勘或進行其他方面的合作,就可以比照一般民營產業辦理。又如政府雖不同意陸資入股台電,但台電可以考慮與大陸企業一起到東南亞投資電廠,拓展在海外合作的空間。
尹啟銘強調,兩岸產業能夠一起到海外找商機、賺全球的錢,未嘗不是件好事;其餘非經濟部主管的其他國營事業,包括台灣菸酒公司、中華電信、官股銀行等,也可以考慮准許陸資投資。他進一步表示,陸資來台投資政策實施後,經濟部會觀察陸資對於台灣哪些類別的產業較有投資興趣。目前可能以觀光、電信、金融等服務業較受對岸青睞,經濟部會在開放6個月後先行觀察,並在一年後進行政策檢討。
尹啟銘指出,開放陸資來台投資是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平台,試想兩岸產業一旦合作,外資企業必定也想加入。中鋼若與大陸的中鋼合作,難道其他國際鋼鐵業者不會緊張嗎?屆時台灣可具有跨國企業聯盟平台的功用,成為經濟自由化的一環。
他說:「海峽就這麼窄,不要只用那樣的格局看兩岸合作」,台灣有機會以小搏大,發揮「山椒雖小,辣味十足」的嗆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