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銀證債券附賣回交易(RS)發生客戶違約事件,母公司台灣工銀昨(22)日澄清該案並無「掏空」情事,台工銀依權益法認列虧損後,估計今年度可能將產生稅前虧損約13.8億元,不過認列損失不致影響財務與業務運作。
惠譽信評昨天則確認台灣工銀評等不變,但調降其子公司台灣工銀證的國內長期評等,同時將工銀證的國內長期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向」。
惠譽信評將工銀證的國內長期評等由「A-(twn)」調降至「BBB (twn)」,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向」,國內短期評等確認為「F2(twn)」支援評等確認為「3」,個別評等確認為「D」。
惠譽指出,該附賣回交易交易對手違約的情事暴露工銀證於風險管理不適當的作法,該附賣回交易的擔保抵押品的創始機構為台灣工銀,並由工銀證所承銷。
台工銀目前持有工銀證券約93.66%股權。台工銀表示,該行財務一向穩健,截至11月底淨值約259億元,資本額239億元,放款備抵呆帳覆蓋率達91.05%,即使提列此一損失,該行年底壞帳率(NPL)約0.82%,資本適足率仍將維持在12%以上。
台灣工銀昨天出面替工銀證「掛保證」,表示將全力支持工銀證,必要時會增資工銀證。
根據台工銀調查結果,工銀證於94年12月包銷由台灣工銀擔任創始機構的「94工銀債」(CBO)新台幣40億元,其中27.93億元由「世宇投資」及「見一投資」兩家公司購入,並由工銀證協助以RS方式提供資金,工銀證承受的擔保品即為「94工銀債」。不過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97年12月19日該筆附賣回交易到期時,客戶卻無力還款買回,以致違約。到期總金額(含息)28.03億元須列入工銀證其他應收款。
工銀證參酌同業作法,擬保守先行提列五成左右、約新台幣13.3億元的損失準備,之後再視實際需要調整。由於台工銀目前持有工銀證約93.66%股權,工銀證這次交易違約事件波及母公司獲利,在按權益法認列損失後,台工銀今年度可能產生稅前虧損約13.8億元。
【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證交所昨(22)日表示,經查核工銀證財務狀況,因受附買回債券違約影響,預計提列損失後的每股淨值將低於票面,證交所將在其申報12月的「月計表」後,依規定將工銀證每月受託買賣倍數由最高的20倍降為十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