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 2大觸控面板供應商之一的勝華,可說是率先由LCD面板轉型觸控的指標,近期隨著中尺寸觸控新產能逐漸開出,整合上、下游生產線及實施專線專產策略,將可望擺脫過去LCD面板虧損陰霾,在觸控市場需求以及新產能效益逐漸發威下,繼第3季達成全年獲利之後,10月營收將再上層樓,預估將達新台幣85億元左右。
玻璃電容觸控面板由於單價較高,同時如勝華、宸鴻等業者主要出貨觸控模組,包括觸控面板與TFT LCD面板的貼合,其產品加上顯示面板一起出貨,對營收規模的挹注相當可觀。除了營收規模高居觸控面板廠之冠,加上10吋等中尺寸屬於新產品,市場上可大量供應的廠商有限,對獲利的貢獻也相當可觀。
儘管如此,包括勝華、宸鴻仍然積極透過新產能開出以及生產線調整,提升良率以及獲利能力,其中包括上、下游生產線的整合,以及專線專產等策略。
以上、下游生產線整合來說,勝華由於本身有前段觸控玻璃(Touch Sensor)生產線,又有後段觸控模組產能,因此其一條龍式生產線布局較為完整。觸控面板廠認為,一條龍生產可以減少產品不良率問題的爭議、運送成本,甚至可以自行調控掌握前後段生產線步調,就整體而言,在管理上較具優勢,也可以更節省成本。
此外,在專線專產方面,將小尺寸以及中尺寸產線獨立運作,也可以節省換線時間以及程序,避免造成良率與產出的損失。
據了解,勝華原本供應3.5吋的小尺寸產能,單月約500萬~600萬片,為因應iPad等中尺寸觸控面板需求,第2季調撥小尺寸產能生產中尺寸,也造成小尺寸產出減少。但隨著新產能於9月開始量產,未來新產能將專線用於生產中尺寸,目前單月可供應約150萬片10吋左右觸控面板,2011年初單月產能將增至300萬片中尺寸觸控面板,加上原本小尺寸生產線可恢復專線生產小尺寸,單月並可達500萬~600萬片產出,在整體產能以及效益方面將相當可觀。
此外,勝華除了新量產的東莞廠外,也準備好新的擴產地點,其位於東莞松山湖園區的新廠預計最快將於2012年量產。
勝華由於成功轉型觸控,擺脫LCD面板虧損陰霾,日前公布第3季營收約新台幣191.63億元,單季獲利約12.39億元,不僅弭平上半年虧損,全年正式轉虧為盈,第4季在新產能開出的挹注之下,加上中尺寸以及小尺寸專線專產效益提升,法人預估勝華10月營收可望較9月的歷史新高77億元,再成長約1成,達到85億元左右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