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昨(8)日表示,台股掛牌的上市公司「很會賺錢」,也樂於與股東分享紅利,今年高達94%的掛牌企業都能發得出股利,以現金殖利率2.6%稱霸亞洲。
薛琦昨天參加瑞信論壇時指出,外資對台股愈來愈有信心,外資進入台股有如「波濤洶湧」。
外資在前年第一季時,累計匯入並投資台股達1,531億美元,是近年外資投資台股的高峰期,但隨總統大選完畢、金融海嘯爆發後,外資投資台股金額就一路下滑,到去年2月時,累計只剩下1,221億美元,代表從台股提走310億美元(約新台幣9,901億元)。
不過到了今年首季,已回升至1,559億美元,回復至金融海嘯前水準,且統計到7月底時,累計匯入並投資台股繼續增加至1,580億美元(約新台幣5.04兆元)。
外資願意大手筆投資台股,與證交所密集赴海外招商有密不可分的關連性。統計證交所過去一年內,赴海外招商14次,有160家上市公司參加,舉辦共1,440次法說。國內也招商四次,有405家上市公司參與,法說場次高達9,000次。
薛琦表示,瑞信論壇側重科技領域,也凸顯台股資本市場發展成為科技為主的特色,非常明顯。
截至7月底止,上市的科技公司家數達734家,占所有上市公司的46%,占總市值53%,顯示科技股市值高於平均值,科技股交易量也占據總成交量的67%,代表科技股是台股的交投重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