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剛從摩根富林明證券總經理轉任投信總經理,許多人都爭相向高桂卿道賀,但她笑言:其實只是職稱的轉換,職務內容並沒有改變。
一路從事業務工作、高升至總經理,高桂卿總是站在第一線了解客戶的需求、傾聽客戶的聲音,再將這些轉化為創新產品的想法以及更人性化的服務。而如今即使職稱改變了,這些職責、承擔與期許,對她而言仍然沒有改變。
產品發展策略 永遠早一步
高桂卿加入摩根富林明集團已19年,2006年榮獲集團擢升為董事總經理,目前也是摩根富林明集團共同基金業務的最高主管。
高桂卿深深了解客戶的需求,她強調:投信公司的核心產品就是共同基金,若要一直保持競爭優勢,產品發展策略一定要比趨勢早一步,才能在最早的時點提供投資機會給投資人,提供有別於其他對手的差異化服務。
「投資趨勢始終在改變,景氣循環每個階段也不一樣,因此產品就要不斷創新,並且因應市場狀況,發展多元化的產品策略。」例如, 摩根富林明早在1997年即成立第一檔大中華基金-JF龍揚基金。
還有首創新興市場股票結合歐美債券的摩根富林明全球平衡基金;整合集團研究資源、沿用同樣選股策略及流程的摩根富林明全球α基金;還有最早利用「地域性」經濟概念研發出的摩根富林明新絲路基金。
而在境外基金方面,摩根富林明的產品線也相當齊全,更在今年年初率先引進JF中國基金,進而掀起國內投資中國的熱潮。
產品與服務 累積出客戶的忠誠度
「投信公司的R & D簡單來說就是產品與服務,擁有好的產品,還要再加上貼心的服務,才能提供給客戶一個好的購買經驗,讓他們對 摩根富林明產生信賴感,這樣客戶自然對我們就有一定的忠誠度。」高桂卿道。
高桂卿表示,許多客戶跟摩根富林明往來了十多年,期間也經歷過多次景氣循環,但始終不曾間斷投資,這些客戶絕大多數都有不錯的投資成果。
但信賴感是需要時間累積的,無法一蹴可幾。「就像我們現在給投資人的品牌承諾:投資基金百年用心。」高桂卿說。
J.P.Morgan集團早在19世紀即成立,超過百年的經營,一步一腳印造就今天的成績。就因為重視客戶權益、風險掌控,因此在這場金融海嘯中才能侷限受傷程度,更出手拯救Bear Sterns和WM銀行,突顯 J.P.Morgan集團在華爾街甚至在全球金融集團的重要性。
百年用心 是核心價值
承襲這樣的品牌精神,高桂卿強調「用心」兩字的深意。「這是摩根富林明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優勢。」高桂卿認為。
用心不但是公司給客戶的承諾,更是每一天的具體實踐。因為用心,摩根富林明不斷努力研發新產品、不斷強化績效與管理、舉辦各類型客戶活動,深化與客戶的溝通。
提到競爭優勢,今年2月份摩根富林明與中時集團合辦了一場大型的中國論壇,吸引超過3,000位投資人參與,參與人數不但創下同業紀錄,也帶動國人投資中國的熱潮。由於之前投資限制,國人對於中國的投資管道有限,再加上今年第一季中國股市率先反彈,投資人反應空前熱烈,也為基金同業打響第一砲,成為業界典範。
長期投資信奉者 資產配置多元佈局
每天幫客戶做資產把關,高桂卿個人的投資理財令人好奇。高桂卿說自己是長期投資的信奉者,所以她堅持紀律性、長期投資,不會貿然離開市場。那麼會設損利點嗎?
高桂卿說,她會善用資產配置做多元佈局,逢高點會做些調節,把獲利不錯的部份轉換至固定收益或平衡型產品,例如2003年到2007年市場多頭的時候,她僅做了兩次轉換,都是將有獲利的基金轉換到平衡基金,以持盈保泰兼具資產配置效益。這樣的做法也讓她在金融海嘯時,受傷相對有限。
現階段高桂卿持續加碼台股及中國基金,由於加碼台股基金,讓高桂卿的整體投資組合表現增色不少,也讓部份套牢基金提早解套。而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消費勢力的崛起、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公用建設的投入等,都是長線題材,高桂卿認為她沒有理由不投資中國,也建議投資人不要錯失這個長線的投資機會。
高桂卿說,資產配置是投資永遠顛撲不破的真理,若等到市場恐慌再做資產配置已來不及。今年以來市場已有不小的反彈,許多投資人會發現損失已縮小,有些定期定額持續扣款的投資人甚至已出現正報酬。長期投資、資產配置聽來平凡無奇,但高桂卿奉行不渝,也建議投資人唯有親身經驗、身體力行,才能領略這八字箴言的奧義。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觀念對了,方向對了,工具對了,成果自然不差。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高桂卿身體力行的經驗,或許可提供投資人一個具象的觀念,讓投資理財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