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芳/倫敦報導】
看好國內興櫃市場發展前景,櫃買中心董事長呂東英昨日前往倫敦交易所中小板(AIM,另類投資市場)取經。呂東英指出,AIM嚴密的保薦人制度,造就日均值6.34億英鎊的超級表現,值得國內興櫃市場效法,未來台灣也將針對扮演保薦人的券商,就相關權利義務予以明確規範。
近幾年積極推廣興櫃市場的呂東英,此次趁到英國倫敦舉辦海外法說之便,順帶考察英國交易市場,尤其對於市場管理機制與興櫃雷同的AIM市場印象特別深刻。
呂東英指出,AIM成立於1995年,雖然成立時間才10多年,但已由最初10家掛牌公司、8,220萬英鎊市值,發展到目前的1,675家、907.45億英鎊,今年以來日均值更一舉衝高至6.34億英鎊,是全球交投較為熱絡的創業板市場。
根據分析,AIM成功原因很簡單,就是廣開市場大門。自2002年起,AIM就著手開發外國公司至該市場掛牌,並同時開放母國及AIM雙邊掛牌。初期雖以共同國協國家包括澳洲、加拿大為主,現也已有美國公司在此掛牌,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在AIM掛牌的企業,除了70%來自當地外,亞洲、美洲及歐洲佔比都在7%以上,分別為7.2%、8.6%及9.2%。
不過若以市值來評估,英國公司佔比就降至48.3%,其餘市值均由外國企業貢獻,顯示其國際化程度極深。
另從掛牌條件來看,AIM的規定也極為寬鬆,不單免股權分散,也無市值、成立年限的限制,只要取得一保薦人的舉薦,即可向AIM提出掛牌申請,且掛牌審查程序十分快速,只要在全球主要市場掛牌逾18個月,即可豁免審查,就算不符豁免審查的資格,送審時間也只要3個月就可以完成相關程序。
不單掛牌容易,AIM對於可參與投資的機構投資人也相當優惠,除可享有持有2年免遺產稅,還可免所得稅以及資本利得稅。也因此,AIM創立至今,總是進來的多,出去的少,經統計成立至今約有130企業轉至主板掛牌,但由主板改掛AIM的家數卻更多,達到300多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